汇通财经APP讯——周四(10月10日)亚市早盘,国际油价小幅反弹,
美原油目前交投于73.58美元/桶附近。此前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上升,油价周三盘中一度下跌近3%,触及10日均线位置,但中东冲突导致伊朗供应受扰的风险和美国遭遇飓风米尔顿限制了跌幅。
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三结算价报每桶 76.58 美元,下跌 0.60 美元,跌幅0.8%,盘中最低曾触及75.16美元/桶。美国原油期货周三结算价报每桶73.24美元,下跌0.33美元,或0.5%,盘中最低曾触及71.53美元/桶。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称,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580万桶,至4.227亿桶,分析师预期为增加200万桶。瑞穗石油期货主管Bob Yawger称,库存增幅小于行业组织美国石油协会(API)周二的估计,这也限制了油价的跌幅。
Yawger称,汽油和馏分油库存降幅大于预期,也帮助缓解对油价的影响。
因为市场对美联储11月份不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美元指数持续走高,周三最高触及102.93,为8月16日以来新高,收报102.90,这也令油价小幅承压。美国正在为又一场大风暴,飓风米尔顿做准备,该飓风周三引发龙卷风和暴雨,预计将在几个小时后登陆佛罗里达州。
风暴已导致佛州汽油需求上升,约有四分之一的加油站断供,这帮助支撑原油价格。龙卷风威胁到坦帕湾地区并给该地区带来豪雨,可能会引发危及生命的风暴潮。佛罗里达州已有多达200万人被下令撤离,风暴预计途径地区还有数百万人生活。
不到两周前,飓风海伦横扫佛罗里达和其他几个州,美国南部大部分地区遭受了这场飓风的致命袭击。预计这两场风暴均将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墨西哥湾海水异常温暖而帮助形成的这场风暴将袭击拥有300多万人口的坦帕湾大都会区,成为一场影响范围巨大的强飓风。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称,美东时间周三晚上7:00(北京时间周四上午7:00),风暴的北部眼墙开始登陆。预计风暴中心将在夜间穿过佛罗里达半岛中部,并于周四离开佛罗里达东海岸。风暴可能会在一些地区带来高达9-13英尺(2.7-4米)的风暴潮,并造成6-12英寸(150-300毫米)降雨,局部地区雨量可能高达18英寸(450毫米)。
预计米尔顿在穿过佛罗里达半岛时将保持飓风强度,给该州的大西洋沿岸也带来风暴潮危险。
市场仍对以色列可能袭击伊朗石油基础设施感到紧张,尽管周二真主党与以色列可能达成停火协议的消息导致油价急挫超过4%。美国总统拜登周三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时谈到了以色列针对伊朗的计划。白宫和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均未公布讨论细节。
白宫表示,两人在通话中讨论了以色列的计划,同时承认双方存在分歧,并对此持开放态度。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达农告诉记者,两位领导人进行了"积极的通话,我们感谢美国的支持"。
黎巴嫩真主党称其战斗人员击退了沿边境推进的以色列军队。地面冲突正沿着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接壤的山区边界蔓延,加沙战争仍在激烈进行,中东地区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等待以色列对伊朗上周的导弹袭击做出回应。
白宫说,拜登再次谴责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敦促在加沙问题上重启外交努力,并申明以色列有权对真主党采取自卫行动。
以色列已表示,宿敌伊朗将为其导弹袭击付出代价。而伊朗则表示,任何报复行动都将带来巨大的破坏,这引发了人们对产油地区爆发更大规模战争的担忧,而这场战争可能会招致美国的介入。
新加坡华侨银行指出,WTI原油和
布伦特原油上周分别上涨9.1%和8.4%,为2024年以来两大原油基准价格的最大单周涨幅。最近中东地区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升级是油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展望未来,对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和全球石油供应潜在中断的担忧可能会继续支撑上涨势头。我们预计
布伦特原油价格将走高,交投在77美元-81美元/桶的区间内。
对冲基金经理安德朗(Pierre Andurand)预计,如果以色列打击伊朗的石油出口设施,油价可能飙升每桶10-15美元。他说,这样的攻击将导致石油市场失去大约每天170万桶的供应。虽然对于每天1亿桶的石油市场来说这并不能造成根本性的改变,但足以收紧全球供应并提振期货。
安德朗表示,随着需求增长放缓和全球供应增加,市场在中期内存在“看跌倾向”。他说,OPEC+目前没有必要恢复先前暂停的产量。以沙特为首的OPEC+联盟已将逐步增产的计划推迟到12月,并将在未来几周内敲定首次增加产量的决定。
即使中东产油地区的威胁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但原油进口大国的经济问题也使油价难以上涨。
投资者担心增长放缓会抑制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亚洲大国的燃料需求。
本交易日投资者需要关注美国9月CPI数据、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变动、地缘局势相关消息、美国飓风相关消息和美联储官员讲话。(
美原油连续日线图,来源:易汇通)
北京时间09:02,
美原油现报73.58美元/桶。
标题:原油交易提醒:美国库存大增油价续跌触及10日均线,留意地缘局势和飓风支撑情况
地址:gtmd.cn/article/1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