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官方网站
联系官方网站
  • 进入官方网站
  • 联系官方网站

  • 首页
  • 行情分析

热门分析

一张图:波罗的海指数延续跌势至23个月低点
2025-01-23 23:26:00
欧元/美元、美元/加元分析:特朗普具体政策出台前市场紧张不安
2025-01-23 22:12:00
外汇周评:官方果断出手干预,日元力阻强势美元重压
2022-09-23 19:49:03
原油交易提醒:多重利好助推油价大涨超4.5%,美国已提高其液化天然气价格
2022-10-04 08:20:04
黑色星期五,欧美股市惨遭抛售,美指一直独秀
2022-09-24 06:46:09
10月4日财经早餐:减税提议被推翻助力英镑攀升,美元回落金价跳涨2%,OPEC+减产令油价大涨超4.5%
2022-10-04 06:15:11
三立期货股指周报:量能极致萎缩,节前交投不佳
2022-09-23 18:54:28
9月29日财经早餐:英央行将购买国债救市,避险情绪升温,金价猛飙近50美元,油价大涨5%
2022-09-29 05:37:20
原油交易提醒:美元强势油价创九个月新低,欧盟计划推迟为俄石油价格设置上限
2022-09-27 08:35:41
外贸加密货币:我们对伊朗的新战略了解多少
2022-09-19 07:31:02
  1. Home
  2. 行情分析
  3. 方正中期期货:美债继续遭减持,洪都拉斯对华经贸翻开新篇章

方正中期期货:美债继续遭减持,洪都拉斯对华经贸翻开新篇章

2022-09-19 07:31:02

汇通财经APP讯——一、国内经济解读

国内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明显超预期,同时3月产出、消费增速均加快,尤其消费增速超预期明显,但投资增速回落并弱于预期。预计全年完成5%的GDP增速目标概率较高。政策面重点关注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否有新的政策指引。央行投放流动性900亿元,其中逆回购净投放1780亿元,其中逆回购净投放1580亿元,MLF超量续做投放200亿元。同时MLF利率、1年和5年LPR均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财政和货币政策均变动不大。此外,本周30年国债期货上市,为管理超长端利率风险提供新工具。总体上看,防疫政策调整后供需全面修复是一季度GDP主要支持,行业库存周期出现结构性差异,但制造业总体仍位于主动加库存中。经济处于缓慢上行的趋势不变。



风险事件方面,暂时变动不大,继续关注地缘政治风险。

二、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美债继续遭减持

美东时间4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2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当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合计7.34万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4.7%和0.8%。日本和中国是美债最重要的两大海外持有者,2月分别持有1.08万亿美元和8488亿美元,当月分别减持226和106亿美元。在前十大海外持有者中,除了卢森堡和开曼群岛略有增持之后,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减持。美债减持既包括主动抛售也包括到期不再复购。



从减持规模来看,日本减持幅度无疑是最大的,从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日本累计减持2437亿美元。中国在此期间共减持2041亿美元,略低于日本,但是中国对美债减持由来已久。2013年10月中国持美债达到历史峰值1.32万亿美元,随后十年间趋势性回落,累计减持4679亿美元。

各大央行纷纷减持美债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考量。从经济角度来看,美债价格和美债收益率呈反向关系。一般而言,当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各大央行减持美债;当美联储放宽货币政策后,又会增持美债。随着美联储去年3月开启加息、6月开始缩表以来,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美债价格不断回落。各国央行为了减少损失,纷纷主动抛售美债保值。同时,美联储滥发货币,导致通胀严重。就连美国的铁杆盟友都在抛弃美债,2月减持规模前三大国家分别是英国、日本、加拿大。从政治角度来看,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违法冻结俄罗斯3000多亿美元资产,令美国国家信誉严重受损,其他国家同样担心自己的资产会被洗劫。当前美国不断挑动台海局势,也是中国加速减持美债的重要原因,即便遭到美国财长耶伦、美国总统竞选人黑利等多位美国政要威胁,中国并未改变原有减持政策,反而更加剧了对美债安全性的担忧。随着3月美国三大银行先后破产,3月TIC报告中海外投资者大概率会进一步减持。

    当前全球正呈现“去美元化”的趋势,黄金再度成为各国央行储备的首选。截止去年底,全球黄金储备录得3.55万吨,相比去年三季度增加91万吨。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增加黄金储备,前4月中国黄金储备累计增加102万吨至2050万吨;俄罗斯被西方国家反复制裁后,今年前四个月黄金储备增加31.1万吨;土耳其爆发严重通胀,逐渐重视黄金作为硬通货,今年累计增持90万吨。沙特希望降低对于美元依赖,年初沙特财政大臣穆罕默德·贾丹在达沃斯论坛明确提出“对采用美元之外的其他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持开放态度”。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加速,今年2月人民币在全球SWIFT体系中结算占比为2.19%,高于今年1月的1.91%。此外,中国主导的CIPS体系已有近1400名使用者,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近4000家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不过,“去美元化”不可能一撮而就,甚至很有可能仅仅是阶段性事件。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医疗等方面综合国力依然独霸全球,美元霸权短期内不可能终结,美元结算比例高达41%,是全球最重要的货币,美国国债仍旧是全球最安全的债券。只是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造成美元荒以及美国政府不合情理的制裁,令各国被迫选择其他货币结算以及减持美债规避潜在风险。一旦美联储转入降息、美国政府再度重视美元信誉、或者爆发全球性黑天鹅事件,美元和美债依然是较好的避险和保值资产,海外投资者将增持美国国债。

(二)欧洲通胀总体趋缓

3月欧元区CPI同比增速录得6.9%,大幅低于前值8.5%;英国CPI同比增速录得10.1%,低于前值10.4%。欧元区通胀大幅回落主要得益于能源板块,3月欧元区能源CPI同比下降0.9%,是所有分项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板块,并且环比回落2.2%。同比回落主要因为去年3月正值俄乌冲突爆发,全球能源暴涨,价格基数较高;环比回落得益于欧洲入春之后,对于取暖需求降低。

虽然欧洲通胀总体趋缓,但是隐忧依然存在。欧洲食品价格居高不下,欧元区和英国的“食品和非酒精饮料”板块CPI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7.5%和19.1%。并且,欧洲当前粮食供应总体稳定,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黑海谷物倡议》。自去年8月协议生效以来,乌克兰已通过近900艘船泊出口了2700多万吨的谷物和其它食品。然而,该倡议仅单方面解决了欧洲关注的问题,却完全忽视俄罗斯关切的本国粮食和化肥出口限制。俄罗斯威胁称,倘若俄罗斯粮食和化肥出口制裁无法得到解除,5月18日之后将不再续约《黑海谷物倡议》,届时欧洲又将面临粮食危机。此外,欧元区CPI环比以及核心CPI同比和环比均高于前值,说明欧元区边际通胀有走强趋势,而英国通胀依然高于10%。

正是由于欧洲通胀水平总体较高且后期存在反弹风险,并且欧美银行危机暂时缓和,所以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后期将继续加息2-3次,并且年内降息的可能性并不高。

(三)洪都拉斯对华经贸翻开新篇章

2023年3月26日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双方外长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洪都拉斯共和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中国与洪都拉斯在政治、经济、金融、文化、贸易、旅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将拉开新篇章。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同尼加拉瓜、萨尔瓦多与危地马拉三国接壤。国土面积11.25万平方千米,全国划分为18个省,首都位于特古西加尔巴。2021年洪都拉斯总人口约为1028万,1976年之后洪都拉斯人口增速持续放缓,半个世纪里年度人口增速从3.2%逐步下降至1.5%。洪都拉斯人口结构较为合理,以青壮年居多,0-14岁占比30.57%,15-64岁占比65.23%,65岁以上仅占比4.2%。洪都拉斯人均寿命在72岁左右,但卫生和医疗水平较差,婴儿死亡率高达14.2%。

剔除价格因素,2022年洪都拉斯季调GDP总量录得2351.67亿伦皮拉,同比增长4%;折合296.57亿美元,同比增长4.1%。洪都拉斯原本是非常典型的农业国家,1960年农村人口占比77.25%,随着经济发展,洪都拉斯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2021年农村人口占比降至41.02%,2022年农林牧渔板块GDP录得286.07亿伦皮拉,占GDP总量的12.16%。洪都拉斯的金融业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22年金融中介、保险、养老基金板块创造GDP为549.94亿伦皮拉,占比接近1/4。制造业是洪都拉斯第二大产业,去年创造GDP为459.52亿伦皮拉,占比近两成。洪都拉斯是全球旅游胜地,也是玛雅文化起源地,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新冠疫情好转,去年洪都拉斯商业、酒店和餐饮业板块创造的GDP同比增长6.9%,是所有板块中增速最快的。

虽然去年中国与洪都拉斯尚未建交,但两国还是存在一定贸易往来,不过总量相对有限。2022年双边贸易总量为15.89万亿美元,在中美洲7国中仅位居第五,这与洪都拉斯“中美洲国土最一大国、人口第二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符,危地马拉国土面积不如洪都拉斯广阔,萨尔瓦多人口仅占洪都拉斯六成,但对华贸易量均超越洪都拉斯,中洪之间未正式建交或多或少限制了两国贸易往来。2023年1-2月中国与洪都拉斯双边贸易额仅为2.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5.6%,而危地马拉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却进一步同比增长7.1%,差距持续拉大。这让洪都拉斯进一步意识到与中国早日建交的迫切性。

中洪两国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洪都拉斯资源丰富,出产银、金、铅、锌、铜等矿石资源;海景秀丽,拥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珊瑚礁脉;盛产咖啡、香蕉、棉花、椰子、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中国游客具有强大的消费力,疫情管控措施放宽并且签证办理更为便捷的情况下,中国赴洪都拉斯的旅客人数必将大幅增加,刺激当地旅游经济;丰富的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也将吸引中国的进口贸易商。同时,洪都拉斯工业较为落后,正好需要中国强大制造业生产的各类商品。中国高铁、水电站等基建产能也可以向洪都拉斯输出,提升当地基础设施水平。随着双方正式建交,未来中洪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将不断得到增强,将带动洪都拉斯的经济发展。

三、国内期货市场分析与前瞻

石油化工板块:本周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令经济衰退预期增强,同时通胀担忧令欧美加息预期升温,市场风险情绪有所下降,原油等风险资产受到打压,油价连续回调,并拖累下游石油化工板块品种走势,沥青、燃料油、PTA、短纤等品种跌幅居前,聚烯烃、乙二醇等品种表现相对坚挺。当前OPEC+减产、美国页岩油产量受限令原油供给端维持偏紧局面,虽然美国汽油需求呈现季节性回升态势,但欧美成品油裂解利润持续走跌,表明终端消费仍然疲软,并对原油端形成负反馈,但整体上,由于供给收缩预期较强,未来原油市场供需格局有望好转,但宏观衰退风险叠加潜在的黑天鹅事件令油价走势承压。从化工品市场来看,二季度大部分石油化工板块品种面临产能投放与检修并存的局面,这令供给端增量受限,而二季度大部分品种消费处于淡季,但春节后补库完成后需求有边际转弱预期,包括聚酯链条及聚烯烃链条品种需求均开始弱化,供需双弱格局可能逐步显现。盘面来看,成本回调对石化板块品种走势形成明显打压,但短线SC原油在60日均线附近企稳概率较大,中期仍具备上行动力,因此石化板块品种预计回调幅度也受限,操作上,建议把握本轮回调企稳后的低接机会。

金融期货板块:近期国内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国内经济延续修复态势,一季度GDP增长超市场预期,3月份消费增速显著回升,工业产出延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国内政策环境依然宽松,发改委表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将适时出台。央行澄清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是上次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同时指出国内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随着税期因素对市场影响,目前主要期限资金利率升至政策利率上方,货币市场资金面呈现紧平衡格局。消息面上,美国可能签署行政令限制美国企业对华关键经济领域的投资,国内金融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落。金融期货与期权市场,股指期货:指数大幅回落后空头部位可适当平仓,IF和IH相对较强,暂时仍将重点集中在此。。国债期货:近期国债期货高位运行,市场对经济数据反应钝化,“强数据+弱预期”的市场条件导致市场对利空因素反映不明显。随着国债期货价格走高,当前依然为现券风险管理较好的时机,建议配置型资金于价格高位做好风险管理和久期调整。金融期权:短线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预计未来波动仍有可能加大,可继续做多 Gamma 和 Vega,关注后续两市量能及隐波走势情况。中长期来看,未来走势仍为震荡偏强,建议构建备兑策略,以增厚利润为主。或者卖出看跌期权进行战略性抄底。最后,当前市场风格或发生转换,在跨品种套利方面,当前市场权重蓝筹较为强势,建议用合成标的做多蓝筹,做空中小盘进行套利。商品期权:当前市场走势分化较为严重,商品市场整体波动开始加大。且未来海外衰退预期仍较大,与海外关联度较高的品种,操作上建议还是以防御性策略为主。具体品种来看,参与波段趋势性行情的投资者,可关注两粕、白糖、铜、螺纹、铁矿石、黄金等品种。参与波动率交易投资者,可把握日间、日内Gamma机会,可关注原油、铁矿、PTA、白银等期权品种。对于单边期货持仓的投资者仍建议利用期权保险策略做好风险管理。

黑色建材板块:黑色商品本周继续调整,其中铁矿石补跌幅度较大,焦煤、焦炭继续下调,钢材表现略好于原料,钢厂盘面利润扩大。本周终端消费环比增加但增幅较小,对黑色整体情绪带动有限,五一前两周终端补库释放情况一般,同时铁水产量在春节后持续增加后,本周见顶回落,导致炉料远端供需矛盾扩大,期货09合约大幅下跌,并带动钢材成本下移,钢价走弱。下周是五一前一周,预计终端和钢厂都有一定幅度补库,价格跌势有望放缓,但需求持续性改善前,目前黑色商品仍处在卖现实阶段,因此偏弱走势可能延续。

有色金属板块:本周有色金属冲高回落,涨跌互现。周度指数涨跌幅来看,锡涨7.42%涨幅居首,镍涨1.55%,铝涨0.97%,工业硅涨0.37,铜跌1.96%居跌幅之首,锌跌1.93%,铅跌0.05%。美元指数回落至100附近后开始整理,美国经济衰退忧虑有所回升。而我国经济修复,信贷宽松,需求修复预期仍在,但有色相关需求领域仍待改善。锡涨幅居首,精炼锡目前基本面需求端暂无起色,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偏低制约锡锭库存的消化速度,矿端资源依然紧张,且又有部分炼厂出现一定程度停产。现货市场在价格反弹后成交较为清淡。盘面上,主力合约换月后震荡整理,另外,传闻佤邦禁矿事件难以落实,建议短期偏空思路对待,中长期延续区间震荡走势。需关注矿端供应情况及美指走势,上方压力位250000,下方支撑位170000。铜跌幅居前,近期基本面则出现边际走弱的迹象,旺季过半,铜材整体开工未有超出季节性的表现,经历过三月份铜价下跌下游订单短暂大增后,后续消费被提前透支,据草根调研四月中旬以后新增订单大幅走弱,未来进入淡季后存在进一步走弱的风险。上游方面,随着秘鲁Las Bambas矿恢复满负荷运转,拉美供应扰动缓解,加工费止跌反弹,冶炼方面尽管有部分冶炼企业检修,但原矿和冷料供应充足,冶炼产量维持高位。从库存端来看,国内库存进入四月上旬已经出现去库乏力的迹象,库存拐点较往年提前近一个月时间,反映出较弱的供需格局。综上,在基本面走弱的背景下,铜价破位上行的动力有限,关注上方70500中线级别压力位,追多需谨慎,产业客户可以考虑进行存货保值。

贵金属板块:本周,尽管初请数据不及预期等宏观数据偏弱对贵金属形成利多影响,然而布拉德、威廉姆斯等更多的美联储官员在静默期前重申进一步加息的观点,使得美联储5月加息25BP预期持续升温,令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有所消退,给美元指数提供支撑,对贵金属形成利空影响,贵金属整体呈现震荡偏弱行情。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节奏预期与经济衰退担忧继续主导贵金属行情,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走势直接影响贵金属走势;亦要关注突发地缘政治、银行系统性风险等黑天鹅事件的影响。美欧银行业危机引发系统性风险担忧,美联储政策收紧预期迅速转向,贵金属持续走强,继续关注可能的调整行情;后续政策宽松转向、经济下行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等宏观因素下,贵金属刷新历史新高可能性仍存,调整低吸机会依然是焦点。

饲料养殖板块:本周饲料养殖版块走势分化,饲料端下挫,养殖端止跌反弹。饲料端豆菜粕及玉米期货价格均大幅下挫。由于大豆港口检验影响减弱,大豆迅速流向油厂,且由于后续大豆到港依旧偏多,豆粕和菜粕07和09合约可考虑逢高沽空操作。玉米市场以外盘价格波动以及国内现货预期为主,外盘价格回落以及小麦价格震荡偏弱的阶段性施压延续,期价表现出一定的压力,期价短期或继续探底走势,不过季节性改善支撑仍在,或收敛下行幅度。养殖端生猪鸡蛋均止跌反弹。生猪05合约有效交易时间已经不足,期现已在逐步回归,07及09合约对05旺季升水扩大,由于生猪期价目前整体估值不高,收储加持下,期价存在继续往上修复的空间。交易上,生猪期价单边反弹对待,边际上警惕饲料养殖板块集体估值下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近端原料价格高位回落持续拖累蛋价走低,消费不弱的情况下,鸡蛋现货价格可能仍然较为抗跌。中长期参考蛋鸡产能周期逢高布局06以后合约空头逻辑不变。关注鸡苗价格对补栏积极性的验证及饲料原料价格下跌的边际风险。鸡蛋基差及月差偏高的情况下,期价容易反复。

生鲜软商品板块:本周生鲜果品继续震荡偏强波动。苹果市场情况来看,主力切换至10合约,下游走货好转以及天气不确定性给市场带来支撑,期价表现为震荡偏强波动;红枣市场情况来看,基本面变化不大,期价低位吸引买盘,呈现技术性反弹波动。后期来看,生鲜果品市场将进入新旧交替影响的阶段,新季的干扰增强,期价或呈现易涨难跌波动。本周软商品板块走势分化,白糖、棉花、橡胶震荡偏强波动,纸浆延续弱势运行。白糖市场来看,巴西糖短期供应受限,外盘期价继续偏强运行,国内产业看涨情绪超过了消费淡季的影响,同时进口成本高位继续支撑国内期价,整体维持高位偏强波动;橡胶市场来看,去库逻辑未兑现,期价仍然面临压力;纸浆市场来看,阔叶浆供应冲击延续,期价继续承压表现;棉花市场来看,美棉出口数据一般以及美国产区天气有利,外盘价格回落施压国内,不过国内种植面积下滑对市场有一定支撑,期价继续区间震荡。后期来看,板块消费端改善力度不及预期继续构成板块压力,不过供应端的相对扰动或收敛消费的压力,整体板块继续维持白糖偏强,纸浆偏弱的判断。

标题:方正中期期货:美债继续遭减持,洪都拉斯对华经贸翻开新篇章

地址:gtmd.cn/article/3004.html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Pty Ltd with registration number 123 289 109, is regulated by the 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 with License No. 335692.

Risk Warning: Trading Derivatives carries a high level of risk to your capital and you should only trade with money you can afford to lose. Trading Derivatives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all investors, so please ensure that you fully understand the risks involved and seek independent advice if necessary.

© 2025 嘉盛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网站总览